宜市教中招字〔2013〕3号
各县(市、区)教育(文教)局,市直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赣教体艺字〔2013〕5号)精神,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现就做好2013年宜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试内容
体育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即:身体素质测试、体育课考试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
二、考试分值
体育考试以30分计入中考总分。其中:
(一)身体素质测试21分。
1、测试项目:100米跑、立定跳远、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2、各项目测试操作方法见附件一。
3、男、女生各项目评分标准见附件二、附件三。
(二)体育课成绩6分。按初中三学年每年2分计入总分。计分方法:体育课考试成绩90分以上得2分;80分至89分得1.5分;70分至79分得1分;60分至69分得0.5分;59分以下不得分。
(三)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3分。按初中三学年每年1分计入总分。
评分方法:由班级的体育老师、班主任、班干部(班长、体育委员)对全班每位同学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得分进行评定,并在全班复评通过。每学年好得1分,中得0.5分,差不得分。
(四)身体残疾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可免考。由学生本人提交免体育考试的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核后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成绩计16分。
(五)中考和中招制度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体育课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维度中“运动与健康”的主要评定依据;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17-21分为A,12-16分为B,7-11分为C,1-6分为D)。
三、体育课成绩由各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评定,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检查和监督。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把好体育考试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评分关,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成绩评定应由学生本人签名,并在学校公开栏中公布。
四、报名时间和考试安排
考生的报名由各学校负责,于2013年4月18日前将本校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学生花名册送交县(市、区)教育局。体育考试时间安排在2013年4月23日至5月20日期间完成,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中招办作出安排,并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秩序册于4月22日前报市中招办。
五、体育考试收费按照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发展改革委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核定我省教育考试有关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的函》(赣发改收费字〔2013〕274号)文件执行,体育考试每生交考务费10元。
六、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对体育考试的组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把考试关。要选派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体育教师组成考试组。考试采取封闭式管理,必须在考试现场划出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中心城区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工作由市、区两级中招办共同组织实施。
(二)采取就近、方便的考试办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农村送考到校,城区原则上集中一个考点进行测试。
(三)为确保体育考试公正、公平,考试方法应由人工测试逐步过渡到仪器测试。采用仪器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的单位,要加强对测试人员的业务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切实做好测试数据的储存和备份工作,防止数据丢失。
(四)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切实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完善学生考前体检制度,特别是心肺功能的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考试现场要配备医护人员,加大医务监督力度,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五)端正考风,严肃纪律。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决排除不正之风的干扰。凡在学生体育考试工作中出现舞弊行为,一律按违反招生考试纪律论处。市教育局设举报电话:3997904、3997843。各县(市、区)均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
(六)各县(市、区)在5月30日前将体育成绩用VF6.0程序录入电脑,并上报市中招办,体育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在体育考试工作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并于6月底以前将书面总结材料报市中招办。
附件一、体育考试各项目操作方法
附件二、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男生)项目评分表
附件三、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女生)项目评分表
宜春市教育局
二0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一:
体育考试各项目操作方法
10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10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选定,以中央台标准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试应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立 定 跳 远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在沙坑(沙面与地面平齐)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二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2)可以赤足,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俯卧撑臂屈伸(男)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
2、场地器材:地面平整或地面上放置薄体操垫。
3、测试方法:从蹲撑开始,直臂支撑与肩同宽。两腿后伸,全身挺直,然后两臂昼弯曲,使肘部高于背,两臂同时用力推起,成直臂直撑作为一次。
4、注意事项:练习时特别注意屈臂充分,不能塌腰弓身或伸臂不直。
仰卧起坐(女)
1、测试目的:测试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并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受测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便固定下肢。受试者起坐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测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测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测者报数。
(3)受测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附件二:
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男生)项目评分表
100米跑 |
俯卧撑 |
立定跳远 |
成绩 |
分数 |
成绩(个) |
分数 |
成绩(米) |
分数 |
14〃 |
7 |
25 |
7 |
2.35 |
7 |
14〃5 |
6.5 |
22 |
6 |
2.30 |
6.5 |
15〃 |
6 |
19 |
5 |
2.25 |
6 |
15〃5 |
5.5 |
15 |
4 |
2.20 |
5.5 |
16〃 |
5 |
12 |
3 |
2.15 |
5 |
16〃5 |
4.5 |
9 |
2 |
2.10 |
4.5 |
17〃 |
4 |
6 |
1 |
2.05 |
4 |
17〃5 |
3.5 |
3 |
0.5 |
2.00 |
3.5 |
18〃 |
3 |
|
|
1.95 |
3 |
18〃5 |
2.5 |
|
|
1.90 |
2.5 |
19〃 |
2 |
|
|
1.85 |
2 |
19〃5 |
1.5 |
|
|
1.80 |
1.5 |
20〃 |
1 |
|
|
1.75 |
1 |
20〃5 |
0.5 |
|
|
1.70 |
0.5 |
附件三:
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女生)项目评分表
100米跑 |
一分钟仰卧起座 |
立定跳远 |
成绩 |
分数 |
成绩(个) |
分数 |
成绩(米) |
分数 |
15〃5 |
7 |
42 |
7 |
2.00 |
7 |
16〃 |
6.5 |
38 |
6 |
1.95 |
6.5 |
16〃5 |
6 |
34 |
5 |
1.90 |
6 |
17〃 |
5.5 |
27 |
4 |
1.85 |
5.5 |
17〃5 |
5 |
22 |
3 |
1.80 |
5 |
18〃 |
4.5 |
17 |
2.5 |
1.75 |
4.5 |
18〃5 |
4 |
12 |
2 |
1.70 |
4 |
19〃 |
3.5 |
7 |
1.5 |
1.65 |
3.5 |
19〃5 |
3 |
4 |
1 |
1.60 |
3 |
20〃 |
2.5 |
2 |
0.5 |
1.55 |
2.5 |
20〃5 |
2 |
|
|
1.50 |
2 |
21〃 |
1.5 |
|
|
1.45 |
1.5 |
21〃5 |
1 |
|
|
1.40 |
1 |
22〃 |
0.5 |
|
|
1.35 |
0.5 |